鋼結構平臺發展前景
發表時間:2020-04-13 17:52
鋼結構平臺的發展應關注三大領域:
根據行業發展情況,海洋石油工程設備、鋼結構平臺住宅、鋼結構平臺橋梁等三個領域的發展應引起國家相關主管部門的重視。如果他們受到政策的重視和鼓勵,產業翻一番的目標就可以完全實現。為此,沈陽東方恒信正在對全國鋼結構平臺進行相應的行業分析。
預計到2015年,海洋石油產量將達到1億噸。海洋工程裝備企業的目標是為1500-3000米深海開發提供大量裝備。必須提高工業水平和規模。鋼結構平臺住宅符合環保、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政策。其工業化、標準化的鋼結構平臺住宅產品具有廣闊而無限的市場空間。在全國59萬座公路橋梁中,不到1%是鋼結構。鐵路系統正在高速發展。新線中的橋梁取代了道路。其中80%是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橋梁。然而,鋼結構平臺橋在日本占41%,在美國,占33%,這表明中國鋼結構平臺橋的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仍遠未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中國鋼結構平臺產業在過去10年發展迅速,已成為世界上鋼結構消費量最大、制造和施工能力最強、工業規模最大、企業規模最大的鋼結構大國。
鋼結構平臺企業:必須關注“十二五”發展
全國各大鋼結構平臺工程的成功建設表明,我國鋼結構平臺綜合技術水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鋼結構平臺產業在信息化、自動化、標準化和科研創新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2011年是中國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的開始。相關部委、行業協會、企業集團和鋼結構平臺企業正在對市場和未來發展趨勢進行研究和分析。發改委,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和科技部也在研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定義和規劃目標。具有國際先進水平、自主創新能力強、國際競爭力強和占領更多市場能力的產業將納入規劃,并給予支持和扶持政策。機遇也是挑戰。中國鋼結構平臺產業能否上一個臺階、上一個規模,是“十二五”發展的關鍵。
中國鋼結構平臺協會經過統計研究,聽取了相關專家的意見和建議,起草了《關于鋼結構產業在國家"十二五"規劃的戰略思考及建議草案》。在征求相關人員意見后,協會將組織相關專家實施和完善該規劃,以促進鋼結構行業在“十二五”期間的更大發展。
鋼結構平臺產業由于其經濟技術優勢、低碳減排、循環經濟、工業化和產業發展,能夠更好地適應和滿足當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它也將成為市場廣闊、企業眾多、不斷創新、充滿活力的新興產業之一。